占地斯门,藏文含义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作为一名从事学前教育20多年的党员教育工作者,占地斯门心中一直有个夙愿,那就是“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她从始至终坚持以公益、优质的学前教育,让成千上万个农民工孩子、农村留守儿童、藏区孩子享受到了与大城市一样优质的学前教育,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她是群众眼中充满正能量的“金太阳”。
牢记入党誓言,不忘初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毅然决定舍弃繁华都市的舒适生活,奔赴边远乡村,投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2012年初,已经在成都市繁华中心城区武侯区从事民办学前教育多年,事业兴旺、小有名气、生活舒适的占地斯门,来到成都市远郊的大邑县农村乡镇沙渠镇走访好友,了解到这里由于学前教育资源缺乏,很多农民工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上幼儿园,得不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导致“问题儿童”、“问题少年”现象屡屡发生,家长担心、愁心,乡镇党委、政府也迫切地需要引进公益、优质的学前教育机构入驻沙渠。作为从事学前教育多年的占地斯门,深深地认识到学前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终身幸福打下基础的教育、是根的教育,这么多农村孩子缺乏良好的学前教育,必然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于是,作为一名党员的占地斯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怀着强烈的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怀着一颗大爱之心,毅然决定舍弃舒适的都市生活,从繁华的中心城区奔赴偏远的农村地区沙渠镇,投资1400多万元,兴办了公益性、高品质的沙渠幼儿园。占地斯门坚持低收费、高品质办学,每期入园幼儿人数达600余人,全部为农民工的孩子和农村留守儿童。经过5年多的发展,沙渠幼儿园已发展成为大邑县最好的幼儿园,不仅当地群众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入读,就连周边的崇州市三江镇、新津县文井乡的群众也纷纷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入读,每期入读学生均爆满。为此,今年初大邑县政府把新建的沙渠镇第二幼儿园也交由占地斯门来办学。
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让优秀的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从小植根孩子心灵,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多年来,作为沙渠镇幼儿园党支部书记的占地斯门,带领幼儿园11名党员教师,认真学习、践行习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引领带动全园68名教师坚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坚持用心和爱感动身边每一个人的教育思想,视每一个孩子为自己的亲生孩子,视群众为自己的亲人,紧紧围绕“环境、成人、孩子”三大教育要素,瞄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教育领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统诗词诵读、传统民俗、传统游戏等适宜幼儿发展的国学教育课程。教学中,占地斯门注重开展“感恩”教育、“孝亲”教育,特别是开展了适龄幼童每周为父母亲、爷爷奶奶洗一次脚,泡一壶茶,添一碗饭,洗一双袜子,唱一首感恩歌等“五个一活动”,常常让幼童的父母亲、爷爷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让孩子在幼儿园不仅能得到启蒙学知识,而且从小开始就有一颗感恩、孝亲之心,有效改变了目前独生子女从小骄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好评。占地斯门颇具特色、优良的办学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很多地方、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党委、政府力邀占地斯门到当地办学。截止目前,占地斯门共创办了5所直营幼儿园、11所联营园,每学期在园孩子共6000多人。近年来,占地斯门先后获得了中国民办幼儿园模范园长、四川省优秀员等殊荣,她办的幼儿园也获得了中国民办优质特色幼儿园等荣誉。
以党建引领,探索以优质的社区教育服务群众,破解了新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治理难题,让群众舒心、安心,促进了社区和谐。大邑县晋原街道新乐社区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搬迁入住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入住农户达460余户、2100多人。4年前,新乐社区环境卫生差,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无人关心,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多、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突出,社区“两委”干部做了许多工作,但效果不明显。占地斯门获悉这一情况,经实地走访调研后,认为社区群众有房住、有社保、有业可就,但缺文明卫生习惯、缺精神文化生活、留守老人和儿童缺关心。如何破解这一些难题,让集中居住后的农户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呢?占地斯门以自己多年从事教育的专长,结合在党校培训时所学的基层社会治理知识,积极思考、探索走出一条以优质社区教育为抓手,有效服务群众的基层社区治理新路,于2014年初成立了新乐社区社会服务中心,同步建立了服务中心党支部,并与新乐社区党支部实行组织联建、场所联用、活动联办,发动、组建了180多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群众免费提供家长学堂、心灵加油站、430空间、阅读空间等10多项特色社区教育服务。特别是每天下午留守儿童放学后,都会到服务中心来,得到党员志愿者很好的辅导、关心;每周都会以家庭和谐、安全卫生、育儿知识、环境保护等为主题开展一次“家长学堂”;每周都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到空巢老人家中开展陪聊天、帮助做家务等慰问、关心活动;群众如有邻里纠纷,第一时间便会到服务中心的心灵加油站,接受党员志愿者的心理疏导、纠纷调解…… 现在,新乐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的脏乱差社区、吵闹社区已变为环境卫生示范社区、文明新风示范社区,社区群众舒心了、安心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也和谐了!
作为从四川藏区——阿坝州黑水县走出来的藏家女儿,占地斯门以优质学前教育反哺家乡,填补了藏区学前教育空白,使藏区孩子从“0岁”开始便得到了与大城市一样优质的学前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僻、贫穷的高原地区,阿坝州黑水县学前教育发展迟缓,即使当地党委、政府把幼儿园修建起来了,并免费就读,但由于缺乏优秀师资、适宜的课程,藏区群众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入读,甚至有的直接就把孩子送去寺庙念经学佛,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利于藏区的长治久安。这常常让占地斯门忧心、担心。在外地从事学前教育20多年,积累了丰富办学经验后,占地斯门毅然决定以教育反哺家乡。2015年9月,在黑水县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占地斯门承办了黑水县首个公建民营幼儿园——“黑水县色尔古镇黑籽儿幼儿园”。占地斯门等3名党员教师大力开展了党员亮身份、赛承诺、作表率活动,努力克服高原地区高寒缺氧、生活条件艰苦等困难,带领幼儿园全体教师,以先进的教育方法的理念、“藏汉”双语教学、鲜活生动的教学形式,给藏区孩子们带来了优质的学前教育,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衷心喜爱。藏区群众纷纷奔走相告,以前不愿孩子入读幼儿园的家长们纷纷送孩子(包括送去寺庙念经学佛的孩子)到幼儿园来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黑水县色尔古幼儿园便招生满员。目前,黑水县第二所、第三所公建民营幼儿园也交由占地斯门承办。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与大城市一样优质的学前教育,藏区群众无比高兴,纷纷发自内心地、深深地感谢党的恩情,也深深认识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才是真正对孩子幸福人生负责,都表示将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不再把孩子送到寺庙去念经,而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读书,得到良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