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鲜报|向科技强国挺进!“十四五”大国科技跑出“新成绩”
来源:ob游戏    发布时间:2025-09-19 03:47:32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国家综合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排名升至第10位,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大厦建得更高,科技强国根基夯得更实。

  9月18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的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成就,令人眼前一亮。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的一席话,道出了一个大国科学技术创新征程的紧迫与机遇。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

  “天宫”巡天、“嫦娥”探月,新能源汽车驰骋全球,第四代核电站点亮万家灯火……回首“十四五”,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生产力有了“新引擎”。路上的汽车慢慢的变多,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慢慢的变多前沿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五年,“创新的地基”打得更稳更牢。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我们不仅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更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瞄准国家战略组织基础科研攻关,我国高被引论文数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二。

  这五年,更多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为“骨干力量”。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5岁以下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为4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承担……慢慢的变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决定着大国科技的后劲和韧性。

  这五年,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通畅。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达6.8万亿元——通过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等试点改革,慢慢的变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奔向“生产线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这是当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取样回放画面。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这是一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从科研成果到民生福祉,从青春梦想到国家战略——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袁隆平、吴孟超、黄旭华……“十四五”期间,一颗颗璀璨的科学之星虽然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之光激励后来者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未来五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正如阴和俊所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形势、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这些都对科学技术工作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