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行业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来源:ob游戏    发布时间:2025-09-17 00:14:00

  今年“经济”一次被大众反复提到,利用九月份不太忙的旅游小淡季,研究研究文旅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关系。

  首先是货币的定义,货币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为货币保驾护航的是国家信誉,国家信誉的底线是暴力集团。

  货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假设一个国家只有100个人,100个人一年都在种地,每年能够收获10000斤粮食,如果这一个国家一年发行10000块国家币,那么粮食就是1块钱一斤,如果这一个国家一年发行100000块国家币,那么粮食就是10块钱一斤,货币的价值是有实物来锚定的,俄乌战争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导致卢布跌了七成,俄罗斯央行行长直接宣布卢布对表能源,马上就稳住了。货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力产生的价值。

  货币简化了社会经济关系发生的成本,对国家发展有用,所以国家就需要强化自己的国家信誉,让大众认为钱有用,这里分为对内和对外。

  对外,需要军事力量保底,在不能自保的前提下,你的粮仓是邻居的粮仓,你的钱袋子是邻居的钱袋子;对内,需要控制钱币的发行量,发行过快,会通货膨胀,发行过慢,会通货紧缩。适度的通过膨胀,有助于经济发展。

  现在需要带入政府视角,每年会做一个计划,能够生产出多少商品,那么就印多少货币,但是一个国家建立的初期,百废待兴,不能生产商品怎么办,这里就需要借钱,这就是国家发展的原理。

  通常有两种借钱方式,一种是对外,找友好的国家借钱,但是国家和国家的关系是有利益决定的,那么肯定要出让一部分利益,另外一种是对内,例如发行国债,给出一定的利息,把国民手里的闲置的资金归拢起来,发展产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假设能够源源不断的借到钱,那么发展什么产业能够快速的发展国力,这个是今天研究的重点。

  我们知道,国家对经济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一样,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因此给予一个国家发展产业的时间窗口是非常短的。

  发展农业,如果是后发国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一定要远高于前发国家,种地后东西卖不出去,自然就没人种地了,农业自给自足、耕地红线的设置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尽管这样,为了加入wto,我国的大豆仍需要大比例的在美洲进口。

  工业化指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持续提升的过程,核心标准包括:非农产业占比超90%、工业占比达峰后缓慢下降、城镇化率60%以上、人均GDP超1万美元等。此外,工业化的本质是通过机器生产装备国民经济各产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全球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中国、韩国等。工业化的核心有两个,一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二是需要符合工业发展的人。

  英国的第一桶金是大航海掠夺,美国的第一桶金是世界大战两头做生意,法国的第一桶金是非洲的殖民地,韩国和日本的第一桶金是美国的工业化转移,中国的第一桶金没有原罪,顶层设计是苏联老大哥指导的,后期发展是房地产透支了一代人2、3十年的支出。

  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凡是没有赶上大航海红利的,只有先依赖本国居民承载巨额债务来实现工业发展,否则国家扩不了债啥都发展不起来,而房子就是最合适不过的债务承接载体。

  一是能够加速城镇化,更多的人生活在一个城市,整体国家维护社会的成本就低,人和人接触多了,机会就多。

  二是基本上是本国居民购买,没有让其他几个国家居民负债,这样的一个过程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大多数都能够独立自主。

  三是房地产下游能够带动几百个附属行业,买了房子总要装修、总要买家电,卖地的钱交给了政府,银行放出了贷款,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国家的GDP势必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甚至超过10%的增速。

  我认为房地产和工业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日本的昭和时代,韩国的汉江奇迹,甚至当时的亚洲四小龙,都有过几乎同步的发展经历。

  房地产不能无限发展,毕竟人口就那么多,当城镇化进程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人均房产达到一定的程度,房地产行业自然就停滞了,现在遇到的情况就是前期开发的太多、过快,结婚率下降,大家也不愿意生孩子了。

  可以预见到的未来是,最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房价还会涨,毕竟中国十几亿人口放在那,偏远地区、农村和没有主导产业的地区,城市会逐渐消失或者合并。

  国家和国家的竞争,就是在争取生存权,科技发展快的时候,大家合作,一起吃增量的蛋糕,科技发展停滞的时候,大家竞争,一起吃存量,这就是国际政治的本质。

  但是,国家还需要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前期是轻工业,中期是制造业,大后期是各种高顶尖的科技。科技树是逐步递进发展的,现在中国的工业化足够自己使用了,甚至产能过剩的眼中,但是在芯片等没有攻克的领域,仍然落后,被美国主导的西方经济圈赚了很多钱,一年大几千亿美金,这些钱如果花在国民身上,大家的生活标准肯定能再高一些。

  国家发展这些高顶尖科技工业,还需要钱,于是一方面搞定了家电、汽车,吃掉了日韩的市场,另外一方面,造船、飞机这两大项,步步为营,一点一点蚕食。

  家电基本上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汽车才起步,这里有前车之鉴,美国的底特律,是汽车城,几乎供应了美国人民的汽车,但是汽车跟房子一样,一个人同时只能开一辆车,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就没人购买汽车了,就没有增量了。

  这个从家电到汽车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工业化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如果衔接不好,经济转向会非常痛苦,意味着一大批人失业,收入降低,同时一大批人就业,收入较高,虽然是一种分配的变迁,但是谁都不愿意收入变少落在自己头上。

  我国从2020年到2025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汽车产业,现在老百姓买车,选择范围广泛,特别像15年前的手机、10年前的互联网,能够说是百花齐放,这个红利窗口期不会太长,最多十年。

  参考美国底特律,20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岗位达到22万个,是美国的第四大都市,走向衰落是在20世纪70年代处,石油危机爆发,在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因负债185亿美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

  未来,中国会逐渐攻克大飞机、大轮船,但是红利期仍然很短,最后当工业化完成99.9%之后,会逐渐转移到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并不是单指服务员、外卖员、律师、医生等服务型行业,而是所有依赖于体力、脑力劳动本身直接实现债务转移的产业经济模式,包括软件、互联网、金融法律服务、医疗、教育、文旅、生活家政服务等等一切对自然资源依赖极小、债转比例却极大的产业模式,翻译下就是投资少、能够产生很大的收益。

  往前看,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第一产业是为自己吃饱饭,地主家的余粮往外卖的其实比例很小;第二产业是为了滚动发展,一边把商品卖出去,一边赚钱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第二产业发展的代价是牺牲了一代人的“未来生产力”。

  一是在对外部国家的社会经济交流中,赚一些钱,主要靠平台和知识产权收费,平台能够理解为开了一个美食城,所有的档口都要给我缴纳营业额的多少比例,宏观上好比美国的铸币税,作为全世界流通的货币,美国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都能够拉全世界做缓冲。

  二是安排大量的就业,比如现在的江浙地区,养宠物的比例就特别高,如果人自己都吃不饱,大概率不会养一只宠物,养了宠物就产生了新的需求,宠物用品、宠物洗澡等等,现在的抖音短视频平台,大量的主播就是待业状态,开了直播之后,有人看,有人打赏,也是解决了就业问题。

  预制菜有啥好处?一是工业化的食品,食品安全是有保证的;二是便于管理,如果餐饮行业都通过几个大厂生产的预制菜,那么找几个源头厂商就可以管理食品安全;三是能够收税,个体农户是很难收税的,但是规模化生产也能够收到税;四是社会秩序的安全保障,若遇到战争,如果再次遇到疫情需要封城,那么预制菜能很好的给大家的生活保底。

  国家会在合适的时机,逐渐建立预制菜的标准,推进预制菜的发展,哪怕仅仅为了战争作准备,也会保留预制菜,如果把预制菜定义为军工产品,代价太大,需要民用来平摊成本,所以民用的预制菜是一定要发展的。西贝的事件,可能会加快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但是放缓预制菜的发展进程。

  外卖跟宠物用品一样,也是没有需求创造需求的产物,当年没有外卖,大学生都下馆子吃饭,自己多跑两步,现在有了外卖平台,就不出寝室大门了,让骑手送过来,对这种能够增加就业的事情,此阶段国家肯定是全力支持的。

  所以,哪怕美团外卖对商家抽佣较高,哪怕美团外卖不交社保,哪怕骑手的收入被大数据牢牢锁死,等等等等,国家都没有指责,但是资本长期的追求剩余价值,势必产生反噬,天下苦美团久矣。

  当刘强东准备下场干外卖的时候,当淘宝也追加赌注的时候,美团的市场占有率被冲的溃不成军,国家顺应大众的呼声,顺水推舟出个文件,缓解了社会矛盾。

  现在可以回归到文旅行业,这么说吧,国家一定会大力的发展文化和旅游事业。优点特别明显:

  一是对外弘扬中国文化,对内增强文化自信。在西降东升的地理政治学变化驱动下,慢慢的变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文化是瑰宝,是傲立世界五千年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能够直接促进消费。经济发展就需要流动起来,没有比旅游更好的消费产品了,从我从业的那年开始,大众的认知是旅游景区收入1块钱,能够带动10块钱的GDP,现在随着认知增强,感觉这句话不够精准,应当是旅游景区吸引多少个游客,能够带动100倍以上的GDP(不重复计算游客量)。

  三是文旅行业相对于工业化,投入产出比高的多。需要投资上百亿的厂家很多,投资上千亿的单体工厂也能查到很多,但是投资上百亿的旅游景区,几乎没有。

  结合前面的文章,工业化收尾的阶段,可能十年上下,也可能很快,芯片正在一点一点的挤出英伟达的份额,届时,将会迎来文旅行业的真正黄金发展期,对于文旅同行来说,随信息壁垒越来越低,大家获取的信息源,决策的依据,越来越共享化。

  一是控制成本,近两年所有倒闭的大型文旅企业,全部是因为负债过大,投资所需成本高、经营成本高,压缩成本能更好的度过经济疲软期。

  二是不断创新,旅游的基本逻辑一直在变,想要稳居头部,就需要用不断的变化来维持头部品牌不变,自然是与时俱进,创新是旅游景区的第一生产力。